城市内涝监测系统解决方案
一、城市内涝监测系统组织架构
本系统基于物联网技术构建城市防汛感知网络,通过三层体系实现全流程闭环管理:
1、立体监测体系
在52处易涝点部署智能监测终端,集成雷达水位计、雨量传感器等设备,形成24小时全天候监测网络,数据采集精度达±1mm,实现厘米级水位变化捕捉。
2、多级预警机制
建立"蓝-黄-橙-红"四色预警模型,通过AI算法实现:
自动触发LED警示屏(亮度8000cd/m²可视距离200米)
政务平台秒级推送预警信息
短信/APP同步推送周边3公里用户
交警指挥中心自动接收汛情坐标
3、智慧联动应用
交通疏导:自动关联信号灯系统,生成积水路段绕行方案
导航协同:深度对接高德、百度等平台,实时更新20条主干道汛情
应急调度:自动生成物资调配方案,联动排水泵站智能启停
系统配备自研防汛决策算法,预警准确率提升至92%,应急响应时效缩短至8分钟内。目前已在3个试点区域实现内涝事件处置效率提升150%,道路封闭时长减少70%,年均避免经济损失超3000万元。通过构建"监测-预警-处置-分析"闭环,助力城市防汛体系向智慧化、精准化转型升级。
二、城市内涝监测系统优势
1、快速部署安装
采用埋入式一体化设计,无需立杆、靠壁等复杂施工,仅需路面取孔即可完成设备安装,支持太阳能供电与无线传输,施工成本降低60%以上。
2、四色分级预警
基于AI算法建立"蓝-黄-橙-红"预警模型,通过广播、LED屏(可视距离200米)、预警灯、短信/APP推送等多渠道发布预警,覆盖周边3公里用户,有效降低误入深水路段风险。
3、多源数据融合
集成雷达水位计、雨量传感器、图像采集设备,实现水位、降雨量、现场影像同步监测,数据通过LoRa/NB-IoT/4G传输,系统自动分析并触发预警。
4、全场景覆盖
部署于道路低洼处、隧道、立交桥等50+高风险区域,支持无线远程监控与数据回传,联动交通信号灯、导航平台实时更新汛情,提升城市防汛响应效率。
三、系统软件核心功能
1、智能监测中枢
实时告警:毫秒级响应液位突变,支持阈值/趋势双模式预警(水位精度±0.5cm)
GIS全景视图:二三维地图融合展示,热力图标记50+监测点实时状态
视频联动:8路摄像头智能巡检,积水区域自动红框标注并截取影像证据
2、数据中枢
TB级存储:支持10年历史数据回溯,亿级数据秒级检索
多维分析:
液位/雨量关联曲线(支持72小时趋势预测)
管网负荷热力图(预测精度达85%)
智能报表:自动生成防汛日报(含EXCEL/PDF双格式),关键指标同比环比分析
3、决策支撑
预案推演:结合气象预报生成排水调度方案(内置20种应急模型)
系统联动:对接泵站/闸门控制系统,水位超限自动触发排水指令
溯源分析:通过管网拓扑数据反演内涝成因(支持3D模拟回放)
(系统数据处理延迟≤2秒,日均处理数据量超200万条,满足城市级防汛决策需求)
四、城市内涝监测系统能效价值
1、多维感知网络
部署500+智能监测终端(含雷达水位计、雨量传感器),覆盖80%城市易涝点,实现水位、雨量、管网负荷秒级监测,数据采集完整率≥99.8%13。
2、智能预警中枢
AI预警模型融合实时数据(精度±1cm)与3年历史内涝数据,提前30分钟预判风险,触发三级预警(蓝/黄/红),响应时间≤90秒24。
3、运维效能提升
成本优化:减少80%人工巡检,设备故障自诊断率达95%
决策强化:系统联动排水泵站/交通信号,内涝处置效率提升3倍
4、抗涝决策支撑
10年时空数据库支撑:
季度内涝对比分析(覆盖50+评估指标)
排水管网改造效果量化验证(模拟精度88%)
暴雨事件3D数字孪生推演
(系统使城市内涝年均处置时间缩短至15分钟,试点区域年均避免经济损失超2.3亿元)
硬件配置
软件配置
-
城市内涝监测系统解决方案